快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 > 养儿育女

分析:育儿不必苛求完美 “差不多”或许更有益孩子成长

时间:2023-10-17  来源:The Conversation ABC中文  作者:Cher McGillivray  

专家认为,做一名“刚刚好”的父母就行,孩子经历一些磨难和困难未必是坏事。

如今的父母们在育儿时期真的是“压力山大”——从给宝宝喂“最好的有机辅食”,到确保孩子大一些后能得到一切有益于他们成长的机会。当然,还得在Instagram等社媒上“晒娃”,分享育儿心得。

关于怎样育儿的建议铺天盖地,养孩子的“最佳方式”也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但是,如果只想专心做“差不多父母”(good enough parent)又会怎样呢?在育儿这件事上,家长不必事事追求完美。其实,有时候马虎一点反而可能会更有益于孩子成长。

什么是“差不多育儿”理念?

我们知道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研究表明,父母会影响孩子的发展、抗打击能力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期望。这反过来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和健康。

“差不多育儿”理论是由英国儿科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 Donald Winnicott )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

他发现,不对孩子“事事满足”的妈妈反而在某些方面会让孩子受益。

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忽视自己在孩子生活、学习和玩耍时确保他们安全的作用,也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在这些方面将自己的作用降到最低。孩子也需要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他们需要知道有人爱着自己,并找到归属感。

但是,育儿做到差不多的父母要认识到,父母无法让孩子在生活中事事满足。难过、哭和生气也是童年的一部分,父母应该让孩子逐渐能够容忍一些挫折。父母要意识到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帮上孩子,并立即做出反应。

育儿“差不多”理论涉及哪些方面?

温尼科特指出,宝宝很小的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立刻得到关注。要是婴儿哭闹,父母就会给他们喂奶或换尿布。

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不一定必须让自己的需求立刻得到满足。父母可以让孩子学会容忍某些带有不确定性的事物或者那些没有按照他们的想法发生的事情。同时父母仍然关心并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生活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愿,孩子们需要培养抗压能力。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差不多”?

首先,问问自己“孩子需要我做什么?”

做到刚刚好育儿的父母会着重了解孩子的情绪、需求并进行回应。这些需求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例如,做到差不多育儿的父母会在婴儿因饥饿而哭喊是立即作出反应。但对于那些正在探索人生道路的青少年,父母则有时会让孩子面对自己选择的后果。

同时,不要试图去“阻止”情绪出现。差不多父母应该是当孩子难过或生气时陪在他们身边,但不要一开始就阻止他们难过或生气。记住这一点或许会有所帮助:真正让人痛苦的并非情绪本身,而是避免让这种情绪发泄出来。

另外,也不要给孩子设定不切实际的标准。举例来说,如果孩子又累又饿,且到了晚饭时间,就不要指望他们会收拾好自己的房间。

设定行为界限

做差不多的父母也意味着要接纳孩子。孩子需要父母无条件的爱来培养正常的自我意识。所以,如果您的孩子对足球的兴趣大于数学(反之亦然),就不要试图改变他们的兴趣。

与此同时,一定要设定行为界限,比如“我说话的时候请别打断我”或者“希望你进我的房间之前先敲门”,而且要努力坚持实施这些界限方面的规定。这不仅有助于定义你们的关系(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而不是两个朋友之间的关系),还能教会孩子了解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中的正常界限。

计划赶不上变化

众所周知,事情发展不会总是如人所愿。所以,越是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气愤就越要示范如何调节情绪,尽可能平静地和他们说话。要是您自己就犯了错误,比如提高嗓门或发脾气,请对孩子道歉。

但是也要想办法让自己休息一下。这才能让你有精力在明天和今后继续养育子女。

此外,还要在需要的时候寻求帮助。帮助可能会来自您的伴侣、家人或是像全科医生、家庭辅导(译注:这是一种辅导服务,可以找出家庭成员产生个人压力的原因和各种家庭问题,给出建议,也可以将客户转介给相关社会资源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和困扰。)或心理学家。记住,我们说的是“差不多”的育儿理念,绝不是要让您像“超人”一样无所不能。

本文首发于《对话》(The Conversation)网站,作者切尔·麦吉利弗雷(Cher McGillivray)是邦德大学(Bond University)的心理学副教授。
中文翻译:澳大利亚ABC中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